武汉
行业资源对接·各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产业链招商平台
【 登陆 】 【 注册 】

武汉产业园网

武汉产业园

搜索

位置

不限

市辖区

江岸区

江汉区

乔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区

汉南区

蔡甸区

江夏区

黄陂区

新洲区

类型

不限

综合园区

食品园

智能制造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

能源材料

级别

不限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其他

共找到 15

武汉产业园

排序:

默认

最新

MAX科技园武汉江夏

MAX科技园武汉江夏项目位于江夏阳光创谷,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从产业导向到区域功能定位,未来将成为光谷副中心之一。项目西侧为腾讯研发中心,项目北侧为国内应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华舟重工军民融合企业。2022年9月,随着阳光创谷正式开园,中关村信息谷、华域视觉科技、阿里巴巴集团共道科技、武汉索真医学科技等巨头企业均签约入驻,区域产业聚集效应逐渐凸显。 MAX科技园(武汉·江夏)占地约188亩,总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包括总部办公区、加速研发楼宇孵化器、功能配套等。可囊括百家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落户,以建筑载体为硬件、以MAX科技园运营服务平台为软件,建设成为以新兴科技企业总部为核心的企业生态圈。 交通 北临武汉南四环主路,目前已通车运行,通过4环线可快速通达城市中心; 文化大道连接武汉主城区,金龙大道、阳光大道、庙山大道连接光谷核心区; 10分钟内可直抵地铁7号线江夏客厅站,7号线串起金银湖新城组团、汉口和武昌滨江活动区及南湖组团,成为贯穿长江两岸经济带的一条重要发展轴,沿线与多条地铁线路换乘,直抵武汉三镇。
类型:综合园区

金地威新江夏智造园

金地威新江夏智造园是由金地威新产业发展管理公司联合武汉市江夏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是江夏区制造业产业升级及新旧动能转换布局的重要节点,通过“园区+专业平台+基金”的模式,聚焦智能制造产业链,实现园区、企业、合作伙伴的协同发展和多赢共赢。 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占地约175亩,规划建筑面积17.5万平米,以“产业体验”为核心设计理念,从企业及员工需求出发,融入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以智能制造为发展轴,将逐步打造并完善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挥园区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形成产业链的聚集,与江夏区产业形成很好的互补。园区能满足企业研发测试、生产调试、展示贸易等不同需求,工业园区将引进逾100家以上各类智能制造企业落户园区,聚集3000名以上产业科技人才。
类型:综合园区

联东U谷洪山生态科技产业园

联东U谷·洪山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位于洪山区白沙洲青菱工业园南郊路,长江之南、青菱河滨,距离三环线约5公里,距离青郑高速入口约6公里,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仅剩的最后一片都市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规模3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5亿元。该项目定位产业综合体,主要建设标准厂房、科技创业中心、研发中试楼及配套服务设施,结合洪山区大学集聚人才集中的智力优势,整合区域内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资本、产业基金,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型企业,建设符合区域发展辐射华中乃至全国的创新科技及高端制造产业基地,打造武汉市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土地集约、人才集中的标杆示范项目。
类型:综合园区

联东U谷汉阳科技总部港

联东U谷·汉阳科技总部港位于黄金口工业园百威路与金花路交叉东南角,距离汉蔡高速入口1公里 ;距离4号线黄金口站2.9公里;项目总占地面积96.5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总投资超过6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将以汉阳“新两园”建设“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的原则出发,匹配联东集团优势的企业服务、招商网络、产品打造能力,聚焦于新兴产业方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符合汉阳“新两园”五星级标准的现代工业园区。
类型:综合园区

中南高科江夏生命科学城

中南高科经发投·武汉江夏生命科学城位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核心启动区,是中南高科携手江夏经发投集团共同。肩负着武汉市大健康产业“一城一园三区”联动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武汉市万亿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项目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3km,距武昌火车站15km,距青郑高速、沪渝高速公路互通口约3公里,距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口距离约4.5公里,周边107国道;项目总体规划101亩,建筑面积11万方,总投资约5亿元。整合中南高科国内外资源,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工业标准厂房,打造集产业服务、研发、生产、展销、人才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健康产业孵化平台。
类型:综合园区

新想科创江夏智能智造产业园

新想科创·江夏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江夏经济开发区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北靠素有“中国光谷”美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接武汉新城江夏纸坊街,周邻23所大专院校、56个科研所,可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周边产业氛围浓厚,企业聚集,商住配套齐全。 项目占地129亩,总建面13万方,借助光谷南光电子信息产业带、智能制造产业带、大健康产业带的东风,聚焦光电子、智能制造,将打造产城服务超级平台。实现江夏区结构升级高端化转型、打造江夏区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创新高地、形成江夏区产城融合高端人才聚集示范项目。
类型:综合园区

中电光谷江夏中电信息港

武汉中电信息港坐落于江夏区潭湖东路(湖北经济学院对面),背靠武汉最美湖泊-汤逊湖。紧邻杨桥湖大道和光谷大道高架,距离仅1公里;距离地铁2号线藏龙东街站1.8km; 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10万方,以网信产业发展为核心,整合政府、企业及高校创新资源,着力谋划推进中国电子武汉网信产业生态创新中心的建设,聚集一批优质企业,为江夏区大力推动“五谷共建”赋能。项目将引进“高端智能制造”、“网络信息安全”、“互联网及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创新发展步伐,实现片区超越性发展。
类型:综合园区

联东U谷武汉蔡甸创新企业港

联东U谷•武汉蔡甸创新企业港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紧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联东U谷在蔡甸区的开山之作。项目周边京港澳高速、318国道、沪渝高速入口路程7公里,紧邻地铁10号线;总占地162亩,总建筑面积12万㎡,项目定位高端产业综合体,主要建设标准厂房、科技创新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结合蔡甸区鲜明的产业特色,整合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基金,以创新载体平台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支撑,本着高标准、高品质的原则,将其打造成聚合生产制造、中试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群。
类型:综合园区

中南高科武汉东西湖科创中心

中南高科武汉东西湖科创中心位于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国家网安基地一期核心区。距离泾河地铁站2公里;距离天河机场15分钟车程;项目占地面积196亩,建筑面积约25万方,总投资约10亿元。 园区集高端制造、科技研发、总部办公于一体,以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为目标,围绕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科技产业,打造科创示范基地。
类型:综合园区

联东U谷武汉经开科技创新谷

联东U谷武汉经开科技创新谷,地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核心,位于滨河大道以东、兴三路以南、兴城大道以西、兴二路以北。项目紧邻武监高速、武汉绕城高速和武汉地铁16号线;占地面积13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7万平米,预计总投资超过11亿元,建设多层高端厂房、研发中试楼、科技创业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重点发展以工业4.0、智能化集成制造等创新型产业为主导,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类为核心,打造集生产制造、中试成果转化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武汉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园区。
类型:综合园区

联东U谷武汉阳逻科技产业园

联东U谷.电子科技产业园地处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核心地段,园区地处长江新城范围、大临港经济区内,距离21号地铁阳逻开发区管委会站2公里,距江北快速路3公里,距绕城高速施岗互通2公里;项目占地面积92亩,总建筑规模6.4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将引入科技型企业40家左右,解决1500人就业,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4亿元,实现综合税收3000万元以上。项目定位产业综合体,将重点吸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互联网通信技术行业、电子设备及新材料等优秀企业入驻,打造聚合生产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和生活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群。
类型:综合园区

武汉东湖高新产业创新基地

武汉东湖高新产业创新基地位于光谷辐射核心区,临近汤逊湖生态湿地;毗邻武汉南三环,高速路网畅达三镇;至城铁汤逊湖站仅15分钟车程,高铁武汉站约30分钟车程;
类型:综合园区

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

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位于江夏区江夏大道东南方,占地约467亩,一期约240亩,一期规划建筑面积约19万平米,园区建有研发中心、多层厂房、单层厂房等业态,满足企业生产、研发、办公、仓储等多种需求;
类型:电子信息

江夏阳光创谷

江夏阳光创谷产业园坐位于武汉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畔,园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用地规模14.7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是江夏区“五谷产业布局”中“智谷”的核心承载区。 阳光创谷产业园采用多元化建筑布局,为企业提供集研发、生产、商务、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活空间。园区五大服务体系和智慧管理平台,将为企业提供高品质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服务,阳光创谷将打造成为三生融合(生态、生产、生活)的“创新之核”和“招商窗口”,促进江夏区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成为江夏区“创新强区”的重要载体。
类型:综合园区

武汉江夏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

武汉中关村信息谷科创中心项目由江夏区与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共同打造,项目依托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创谷产业园核心区15.22万平米载体(起步区5.3万平米),通过导入中关村创新发展模式,引进优质产业资源,构建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打造武汉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集中展示窗口。
类型:智能制造

园区委托

已有0 人委托

提交委托

4001158155转0

扫描二维码

咨询相关产业园消息

微信咨询

产业园推荐

更多